何裕民:癌癥與發(fā)物無關(guān)

【byb.cn 】(來源:何裕民博客)提到“發(fā)物”,有人就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吃了會“發(fā)”。我們在臨床中,曾發(fā)現(xiàn)有些癌癥患者,自從得了病以后,飲食就很謹慎,聽信傳言,認為雞是“發(fā)物”,不敢吃,而只吃鴨;竹筍是“發(fā)物”,避而遠之;海魚是發(fā)物,碰都不敢碰……我們問他們:“為什么有這么多禁忌?”患者說:“這些都是‘發(fā)物’,吃了會加重病情”。這種聽信坊間各種傳說,雞、魚等一概拒之,只食少量蔬菜、粗糧,這種做法不提倡。
癌癥和“發(fā)”不一樣,所謂的“發(fā)”,是個過敏的概念。傳統(tǒng)意義上所謂“發(fā)”,本意是指由于過敏體質(zhì)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和其他皮膚病患者等,吃了某些食物,特別是異體蛋白質(zhì)類的,如牛奶、蝦、海鮮等之后,很容易誘發(fā)過敏。但癌癥并非過敏性疾病,故不屬此列。
1990年代末,我治療過一位臺灣老太太。她是腸癌,她先生是當時某公司的總經(jīng)理,她跟著先生到大陸來,情況控制不錯后,她開始向我訴苦。她說:“何教授,我原來是生活在新西蘭,特別愛吃魚,但現(xiàn)在都不能再吃了,一吃就拉肚子,人們也常說魚容易‘發(fā)’?!蔽医o她支了小小的一招:建議她每天用點助消化的多酶片。因為癌癥患者化療后,消化道分泌消化酶的功能下降了,增加點酶的制劑往往有助于消化吸收。她吃了沒幾天后,就興奮地告訴我:我吃魚再也不拉了!身上也不癢了!
其實,臨床上的確有不少腫瘤患者像這位臺灣老太一樣,吃了這些食物會表現(xiàn)出不適,甚至泄瀉等。這大多是由于癌癥患者經(jīng)歷過化療等創(chuàng)傷后,其消化功能受重創(chuàng),胃腸道原本分泌消化酶的某些細胞遭破壞,消化酶分泌減少,故對相應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喪失,食后易誘發(fā)腸功能紊亂,出現(xiàn)不耐受現(xiàn)象。
- [人物]虛擬養(yǎng)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很多強迫癥未及時就診04-30
- [事件]膽經(jīng)-人體有條易堵路線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體的日記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29
- [事件]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xiàn)象04-29
- [事件]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29
- [書評]徐說內(nèi)經(jīng)素問29太陰陽明論...04-28
- [事件]雙腳為“高脂”報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