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本站>> 麻疹疫苗和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麻疹疫苗和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byb.cn
[本站] 作者 :XJ 日期:2010-9-13 09:37
【分頁導航】


  在這場“謠言”的背后,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北京大學的免疫學博士王月丹。


  王月丹簡介:

 

王月丹 博士


  王月丹,男,1972年12月出生,醫(yī)學博士?,F(xiàn)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免疫學系副主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生物醫(yī)學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兼病原與免疫學綜合實驗室主任。


  自1996年起,開始從事免疫學的研究工作。先后從事過血液腫瘤的生長因子及其信號調控、免疫細胞的功能活化及其相關信號傳導、核輻射損傷與抗原提呈細胞損傷和胸腺細胞發(fā)育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關論文發(fā)表在《Oncogene》和《International Immunology》等專業(yè)雜志上。


  2002年8月開始,在北京大學醫(yī)學部任教,從事免疫學的科研與教學工作。2003年1月至7月,在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進行SARS的抗原肽疫苗研制和SARS傳播與環(huán)境因素的研究工作,首先報道了SARS感染后機體內存在針對SARS抗原肽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并通過表達重組SARS表面蛋白改良WESTERN BLOT法作為ELISA診斷SARS感染的補充,有關論文發(fā)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和《Clinical Immunology》等國內外專業(yè)雜志上,并得到美國NIH臨床研究所學者的高度評價,有關的結果在第12屆國際免疫學聯(lián)盟學術大會上發(fā)表并發(fā)言。


  凡事,都是事出有因的?!爸{言”到底來自哪呢?下面這篇文章,轉發(fā)于王月丹的博客中,現(xiàn)已被刪除!


時間緊迫希望立即澄清中國孩子是否可以選擇自愿不接種神秘疫苗

王月丹


  8月23日下午,2010年北京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召開,北京市定于2010年9月11-20日,集中10天對在北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全部8月齡-14歲(199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中國籍兒童進行集中接種。(非中國籍適齡兒童則視監(jiān)護人意愿進行自愿接種)。根據(jù)北京市常規(guī)監(jiān)測情況,初步掌握北京市目標兒童人數(shù)大約200萬人左右,工作任務艱巨。


  據(jù)《人民網(wǎng)》報道,本月11日起,我國將啟動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麻疹強化免疫行動,統(tǒng)一為全國8月齡以上兒童免費接種麻疹疫苗。

 
  針對有家長擔心接種后發(fā)生異常反應的問題,衛(wèi)生部昨日表示,經過專家組調查診斷后認定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應按照省級政府制訂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對受種者給予一次性補償。


  衛(wèi)生部稱,絕大多數(shù)健康人接種疫苗后不發(fā)生任何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shù)因個體差異在接種后發(fā)生不良反應,麻疹疫苗也是如此。任何醫(yī)療機構和個人不能做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調查診斷結論。受種方、接種單位、疫苗生產企業(yè)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結果有爭議時,可按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有關規(guī)定,向所在地的市級、省級醫(yī)學會申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鑒定;省級醫(yī)學會做出的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對于上述的報道,作為一名免疫學的研究人員,我感到很遺憾;作為一名中國國籍孩子的父親,我感到很傷心。從免疫學研究的角度講,我認為,這種盲目的強化免疫接種,沒有任何的科學意義。我不想爭論細節(jié),因為涉及到學術觀點的問題,只談大的道理。首先,這種強化免疫接種,沒有經過詳細的論證,就改變了原來8個月初種,6歲再種的節(jié)奏。改變接種的節(jié)奏,說明原來的接種方案不合理,為什么不強制要求非中國籍孩子一起接種?這樣才能同質化。


  同時,8個月至14歲的范圍非常的大,涉及的孩子的免疫狀態(tài)也不同,要跨越一個免疫不穩(wěn)定的容易產生自身抗體的階段,這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一切都不知道,甚至都沒有詳細的血清學研究報告,也沒有目前野生毒株與疫苗株交叉反應的報告。對于盲目的免疫強化接種,衛(wèi)生部給我們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完成對世界的承諾。先不問,這個承諾是否經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批準沒有。我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有關部門也應該聽取一下各方的意見,尤其是真正免疫學專業(yè)人員的意見,進行細致的血清學研究,然后,看看這樣強化接種以后,究竟能否完成這個承諾?


  實際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自從把消滅天花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以后,其虛榮心就在不斷地膨脹,忽視了科學的規(guī)律,提出了很多不切實際的目標。比如,198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到2000年全世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西太平洋地區(qū)1988年,則提出到1995年,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承諾。為了完成這個承諾,我國在1993年至1996年間連續(xù)3年開展消滅脊灰強化免疫日活動,無論是否免疫過,強迫孩子服藥,但是,脊髓灰質炎消滅了嗎?沒有!所以,靠政治是消滅不了傳染病的,只能靠科學,靠免疫學。


  現(xiàn)在,(據(jù)說),WHO和西太又打算消滅麻疹了??墒?,這是一樣的道理,政治不能代替科學。其實,麻疹目前也不具備被消滅的條件。首先,麻疹有隱性感染者,可以導致健康排毒者的產生。其次,麻疹疫苗的效果顯然并不如天然感染理想,甚至不如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且也有毒力返回的問題。


  但是,與脊髓灰質炎的口服疫苗不同,麻疹是注射疫苗,且其不良反應率發(fā)生較高,有人認為,約有3~5%的孩子(主要見于2歲以下兒童)注射5~12天后可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同時伴有散在的“類麻疹”皮疹,雖然一般不需處理可自行消退,但這種癥狀發(fā)生幾率是很大的。 單就這一條而已,北京這次要強化接種200萬兒童,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的就將有6至10萬人,而北京兒童醫(yī)院最大門診量也僅有9千4百人,到時候就醫(yī)都會是很大的問題。而且,大規(guī)模接種,涉及到注射的安全,如消毒措施不當,可導致傳染病的傳播,以及疫苗各種輔料的毒性作用。同時,注射抗原引起的超敏反應發(fā)生的機會遠遠超過口服的抗原。這都使得麻疹的強化免疫接種,風險遠遠超過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但是,對于強化麻疹疫苗免疫的危險,我們有關部門的專家則過分的樂觀,談到麻疹疫苗的不良反應問題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guī)劃中心專家說:因為疫苗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多數(shù)不良反應都是一般的不良反應,如發(fā)燒等。從查到的國內外文獻來說,第二次或多次接種麻疹的過敏反應只會越來越少,因為過敏反應都是第一次發(fā)生的比例比較高,多次接種不良反應就會減少,這是從過敏的角度來說。目前的文獻來看,多次接種不會造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加。”


  說句實在話,我不管他看的是哪個國家的文獻,如果他可以花些時間看看我國醫(yī)學專業(yè)用的《醫(yī)學免疫學》教材,就會知道,過敏反應(如果他指的是超敏反應的話),是一種適應性免疫應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并不會發(fā)生過敏,只有經過過敏原致敏以后,再次接觸同樣的致敏原,才可以導致過敏的發(fā)生。所以,超敏反應的危險恰恰是在強化接種的時候。同時,反復接種某種抗原,尤其是添加了佐劑等輔料以后,可以導致機體對于抗原的表位進行擴展化識別,可以引發(fā)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這在動物實驗中,已經獲得了證實。所以,免疫接種應該恰到好處,絕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同一種疫苗進行無必要的反復強化接種,最終只能適得其反的。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有關專家是忘了免疫學的基本常識,還是故意回避超敏反應的原理呢?


  同時,我對于指導這次強化免疫的專家的指導感到很擔心,有些專家的建議根本就不全面。例如,有報道稱株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龍術國主任介紹,“有以下五種情況的孩子不能接種麻疹疫苗:一是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以及抗生素過敏者;二是曾患過敏性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阿瑟氏反應、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嚴重過敏性疾病;三是正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或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四是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五是曾患或正患多發(fā)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腦病、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


  其實,不宜接種麻疹疫苗的孩子遠不限于此。第一就是正在用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的或者兩者內使用丙種球蛋白的;第二就是近期接種過其他疫苗,比如乙腦疫苗的孩子,等等。所以,專家的知識是不全面的,說明準備并不充分,這就有出現(xiàn)問題的隱患。例如,今年四川進行抗瘧疾藥物預防導致的女童死亡,就是由于疾控人員沒有見過和考慮到氯喹可能引發(fā)阿斯綜合征造成的。顯然,在進行麻疹強化接種前,有關人員的免疫學知識,并未培訓到位。


  而對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應急預案,衛(wèi)生部的預案居然只是,提出可以對他們認可的不良反應兒童進行一次性的補償。甚至連具體的不良反應緊急處理措施,以及定點收治醫(yī)院都沒有指定和準備。這總讓人有不好的預感。


  說實話,說了上面的這些話,我真的感到很傷感情,因為畢竟我也是這個領域的,和很多人都很熟悉,甚至合作過,我理解他們。我也反思過,究竟什么時候,我走到了大家的對立面。


  今天,看到我女兒戲耍時的笑容,我終于明白了,從我女兒出生以后,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轉變。我不能像非中國籍孩子的父母一樣,可以生2個孩子,一生只有一個,讓我倍感珍惜。我要保護她,所以,我要關注世界可能對她的傷害。這是每個父親都要做的。這也許就是我在奶粉和疫苗等一系列問題上,逐漸走到了主流的對立面的原因。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正確,但我已經走到了今天。其實,面對強化麻疹疫苗接種,這樣的強權行為,我也只能接受,看著女兒冒風險接種疫苗,因為我別無選擇。衛(wèi)生部已經聯(lián)合了教育部,不強化接種,就剝奪我女兒的受教育權。這是我不能承受的。我沒有勇氣去違反國家政策,學學青政院的那位副教授,因為我不能被開除,還要為女兒掙學費的。不過,我還是心存僥幸,因為我們家里的人都很皮實,命都很賤,不嬌貴,所以,沒有不良反應的家族史,因此,也希望女兒能遺傳這個優(yōu)點,而且能夠幸運地逃脫不合格疫苗的傷害。


  不過,如果女兒真的出現(xiàn)了什么不測,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我也相信,這次的強化接種一定會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而我的女兒應該不會有事的。我只有這么想。


  但如何可以避免孩子發(fā)生意外,作為父親光祈禱顯然是不行的。我認為,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保證孩子充分的營養(yǎng)和休息,細心觀察孩子,一旦有任何異常,比如咳嗽或者精神不振等微小的不適,都應該及時阻止孩子進行疫苗的接種。當然,如果能夠不接種會更讓我放心的。所以,我有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那就是我不愿意要衛(wèi)生部的事后補償,我愿意現(xiàn)在交給衛(wèi)生部錢,請衛(wèi)生部高抬貴手,能讓我的女兒免于進行強化接種。不知道,是否有這種可能性。


  對于這種盲目的非計劃的強制性的強化接種,衛(wèi)生部僅僅承諾補償是不夠的,作為孩子的父親,我要求有關部門必須公布責任人,有關機構首長必須為這個行為負責,如果出現(xiàn)意外,必須要實質性追究有關部門領導的責任,這也包括配合衛(wèi)生部這樣做的教育部的相關領導們,要給人民一個交代。


  對于有關部門,不能把中國籍孩子與非中國籍孩子一視同仁的做法,我也感到很困惑。因為強化免疫,為了達到效果,就應該一視同仁,完全平等,甚至對于在強化期間入境的兒童,也應該強制強化免疫,而不認可國外的接種證明。這種公平,也是國家對于強化接種的自信心的體現(xiàn),否則,就有個別人是否因此謀私的嫌疑了。我也呼吁有關部門應該公布,參與強化免疫政策制定的專家及其孩子的國籍,看看是否存在著外籍的問題。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  王月丹  (一個三歲女孩的父親)  于學院路38號 


  王月丹的這一炮放的可夠狠,也許被當成了“謠言”的策源地。于是,有“打假斗士”之稱的方舟子跳出來了,把王月丹臭批了一通。下面,我們來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說。


搜索